登革熱是一種由伊蚊傳播的病毒性傳染病。目前,仍然無有效的疫苗,也沒有特效治療藥物,媒介伊蚊的控制是防控登革熱疫情的唯一有效措施。翻盆倒罐、清理蚊蟲的孳生地,是切實降低伊蚊的密度的重要手段,從而減少蚊蟲叮咬、切斷登革病毒的傳播。
一、物資準備:驅(qū)蚊液、滅蚊幼殺蟲劑、手電筒、氣霧劑(雷達、槍手、必撲之類的氣霧罐)。![]()
二、個人防護:穿長袖衣服、長褲、運動鞋;在暴露的皮膚上涂抹驅(qū)蚊液;開展宣傳教育的時侯,避免在陰涼的地方長時間逗留。![]()
1.積水容器在環(huán)境中是不均勻分布的。一個很干凈的小區(qū)、或村居院落里,積水容器可能就是在一處小角落里,所以找積水容器的經(jīng)驗就是要走遍每一個角落,對可能積水的地方進行檢查,而積水容器不止局限于缸、桶、盆、碗、杯子等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容器,塑料袋、樹洞、大的樹葉等等都可以有積水,都要認真檢查,有些積水容器甚至是隱藏在雜草堆里,需要修剪雜草才能發(fā)現(xiàn)。2.農(nóng)村孳生地檢查不僅要入戶檢查院落內(nèi)的積水容器,檢查衛(wèi)生間、廚房等容易有儲水容器的房間,同時要檢查戶外閑置空地的積水容器。院落內(nèi)的積水容器(衛(wèi)生間、廚房等地方)
四、陽性容器的處理:
1.用氣霧劑噴殺檢查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的蚊蟲,并對陽性容器周圍陰涼潮濕的地方噴氣霧劑,隨手滅殺成蚊,同時避免處理積水過程中蚊蟲叮咬;![]()
2.確保蚊幼的殺滅。容易倒掉的積水,要往地面上倒,讓水滲入土壤中或曬干,這時蚊幼會脫水死亡,不允許將積水往下水道傾倒,避免蚊幼在下水道里繼續(xù)生長羽化;積水較多,蚊幼密度較大的積水也可以先投藥殺滅蚊幼后再倒掉;不容易處理的積水,如輪胎、石臼等,可以先投藥,再處理積水。![]()
3.積水的長效管理。采取封、清、填、疏、排等環(huán)境改造措施處理各類積水。具體為:翻盆倒罐,清除閑置無用積水。?清除廢棄的容器,暫時閑置未用的容器應當逐一翻轉(zhuǎn)倒放。![]()
?清除衛(wèi)生死角和垃圾,清除綠化帶和衛(wèi)生死角的塑料薄膜、一次性塑料容器。![]()
?管理飲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積水,飲用水容器或功能性容器積水要求嚴密加蓋,每7天換水1次,不能定期換水的可放養(yǎng)食蚊魚等。?種養(yǎng)水生植物的花瓶,每7天換水1次,沖洗植物根部,徹底洗刷容器內(nèi)壁,大型蓮花缸、池,可放養(yǎng)食蚊魚等。?竹筒樹洞的治理, 公園、學校、園林景點的竹筒、樹洞要用灰沙等堵塞,或?qū)α舾闹裢玻捎?/span>“十”字砍刀法,使其有裂縫不再積水。![]()
?輪胎要求疊放整齊并存放在室內(nèi)或避雨的場所,如要堆放室外,要用防雨布嚴密遮蓋,不積雨水,遮蓋的防雨布不能形成新的積水容器,如不能有效遮蓋,須對廢棄輪胎進行打孔處理,防止積水,對于不能清除積水的輪胎,可定期使用滅蚊幼劑處理。?對于其他不能清除的積水,例如密閉市政管網(wǎng)的管道井、地下室或地下車庫的集水井,建筑工地積水等,采取投放長效滅蚊幼劑控制蚊蟲孳生,在使用過程中,記錄滅蚊幼劑的使用場所、使用劑量、處理前后的蚊幼密度,評價滅蚊效果。
登革熱疫情形勢逐年變化,媒介蚊蟲防控中一些細節(jié)值得注意和思考。那么積水處理好了,是不是就大功告成了呢?水中的蚊幼是處理了,但羽化出來的成蚊可能就在附近,應該作為消殺的重點場所。最好能夠把地點的信息交到消殺人員手中。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,非商業(yè)用途,僅用作公益科普,如有侵權(quán),請于文章發(fā)布30日內(nèi)聯(lián)系刪除。
供稿:傳染病防控科
編輯:小麥色
二審:詹文青
三審:張 秋